螺杆泵的维修保养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,需建立系统化、周期性的维护体系。以下是专业级的维护规程与技术要点:
一、日常维护监测体系
1. 运行参数实时监控
- 振动监测:使用加速度传感器,振动速度值≤4.5mm/s(ISO 10816标准)
- 温度控制:轴承温度≤75℃(环境温度+40℃),壳体温差<15℃
- 噪音检测:声压级≤85dB(A)(距离1m处测量)
2. 性能参数记录
| 参数 | 标准范围 | 测量频率 |
| 出口压力 | 额定值±5% | 每班次 |
| 流量 | 设计值±10% | 每日 |
| 电流 | 电机铭牌值±15% | 每小时 |
二、周期性维护规程
3. 周维护项目
- 密封检查:机械密封泄漏量≤3滴/分钟
- 联轴器对中:激光对中仪校准,偏差<0.05mm/m
- 基础紧固:螺栓预紧力达设计值±5%(扭矩扳手校验)
4. 月度深度维护
- 螺杆间隙检测:使用塞尺测量,径向间隙≤0.12mm(DN50泵)
- 轴承润滑:NLGI 2#锂基脂,填充量占腔体1/3-1/2
- 过滤器清洗:20μm滤网压差>0.15MPa时需反冲洗
5. 年度大修标准
- 螺杆形位公差:直线度≤0.02mm/m,表面粗糙度Ra≤0.8μm
- 衬套更换:内径磨损量>0.5mm时必须更新
- 动态平衡:残余不平衡量≤G2.5级(ISO 1940)
三、关键部件维护技术
6. 螺杆副检修
- 磨损补偿:通过调整压紧套筒补偿0.1-0.3mm轴向间隙
- 表面处理:喷涂碳化钨涂层(厚度0.1-0.2mm)可延长寿命3倍
7. 机械密封维护
- 冲洗方案:API Plan 32+53A双冲洗系统
- 密封面检测:平面度≤0.0006mm,粗糙度Ra≤0.1μm
- 弹簧压力:测量压缩量偏差<±10%
四、润滑管理系统
8. 润滑标准
| 润滑点 | 油脂类型 | 加注量 | 周期 |
| 主轴轴承 | Mobil SHC 100 | 50-80g | 2000h |
| 万向节 | Kluberplex BEM | 15-20g | 500h |
| 同步齿轮箱 | Shell Omala | 油位视窗1/2 | 6000h换油 |
9. 油品检测
- 污染度:NAS 1638 Class 8级以内
- 含水量:<0.1%(卡尔费休法)
- 黏度变化:±15%基准值为换油标准
五、故障诊断与处理
10. 典型故障对策
| 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方案 |
| 流量下降30% | 螺杆磨损/间隙过大 | 调整压紧螺母或更换螺杆副 |
| 异常振动 | 轴承损坏/对中不良 | 激光对中+轴承更换 |
| 温度骤升 | 润滑失效/腔体堵塞 | 紧急停机→清洗流道→更换油脂 |
| 压力波动大 | 入口汽蚀/密封泄漏 | 提高NPSHa值+检查密封系统 |
11.振动频谱分析
- 1倍频:不平衡→做动平衡
- 2倍频:对中不良→重新对中
- 高频成分:轴承缺陷→更换轴承
六、智能维护系统
12. 预测性维护配置
- 安装在线监测系统(振动+温度+压力)
- 建立数字孪生模型,预测剩余寿命(误差<10%)
- 应用AI算法诊断早期故障(准确率>95%)
13. 维修档案管理
- 二维码电子履历:记录累计运行小时、维修记录
- 备件寿命追踪:RFID标签管理关键部件
- 维修知识库:累积故障案例>500条
行业实践:某炼油厂采用该维护体系后,螺杆泵MTBF(平均无故障时间)从8000小时提升至15000小时,年维护成本下降42%。关键点在于严格执行轴向间隙调整(控制在0.08-0.12mm)和采用激光对中技术(对中精度达0.02mm)。建议每运行20000小时进行全解体检修,重点检测螺杆型线和轴承游隙。